欢迎进入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教师发展>>队伍建设>>教师成长>>阅览文章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心得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心得

作者: jsgzjwc | 发布时间: 2018/11/13 14:39:41 | 8328次浏览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心得

1169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省级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培训活动,既有学科大咖的学术引领,也有优秀教师的课堂观摩,是一次学科的盛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虽然时间很短,但感受颇深,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举立德树人和信息素养两面大旗。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公民的信息素养,增强个体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与创造力,对个人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变革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课程内容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结合信息技术变革的前沿知识与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感悟信息技术学科方法与学科思想;涉及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编码、数据分析及可视化表达、算法和编程、数字化学习、人工智能等,强调学术的原理和学科的系统性,不再是几个软件的具体操作。

三、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培养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学习,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特别是Python语言,算法,人工智能等。

2、分工合作,协同学习。因为新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都是全新的内容,需要系统的学习,要兼顾方方面面,就是什么都会一点,什么也不熟练。所以可以组内教师分工合作,学习当中某一模块,在组内交流分享。

3、要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新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和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设计要丰富,课前准备要充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将今天的获得变成明天的结果,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吴红香

201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