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07/3/18 8:16:56 | 5295次浏览
《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代表《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报告共分六部分:
一、课题来源及提出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课题实施阶段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六、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来源及提出背景
本课题选自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申报“十一五”教育教学研究规划项目,属于课程改革与教学类一般研究课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类脑力大解放、大开发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人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成为企业或国家保持经济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迎接未来的挑战,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主体创新型人才的使命。主体创新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动力,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社会要求未来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不断求知的精神和较强的自学钻研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意识,但是目前许多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课堂教学仍以“板书”加“讲授”为主,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以至于学生养成“等、靠、要”的不良习惯,抑制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方法单调,手段落后,加上照本宣科,脱离实际,训斥说教泛滥,忽视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条条框框,死记硬背,造成上课教条条,下课背条条,练习抄条条,考试考条条,实践无条条,道德停留于口头,品德停留在笔头。虽然许多地方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往往表面热热闹闹,实际空洞无物,无所适从;只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影响并制约了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主阵地作用的发挥。我们的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全面发展,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突出教学行为不仅是应试方面更是学生终身发展方面的实效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无论东方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孕育并发展出自己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浪漫主义的教育传统。东方式的浪漫主义教育隐含在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等著作以及后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改革实践中;西方式的浪漫主义教育传统则在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专著以及后来种种“新教育”实践中。
有效教学的历史实践已经显示出一些新的方向,比如“隐性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其实,在“隐性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三者之间,几乎很难分出它们的差异。词语虽然不同,观点却彼此呼应。
就有效教学理论而言,我们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具体落实上,我们发现还存在着普遍的不足。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并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认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重要意义
1、通过研究,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下,在新课程标准推广的时代大背景下进一步进行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实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激发情趣、激活思维、能动创新的教学促进师生观念系统、方法系统、能力系统的更新,培养创新型学生并促进教师向创新型教师发展。
3、结合我校作为新办的民办高级中学的特殊情况探求教育教学实效不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确定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力争为我校教育教学实现大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建设性参考意见。
4、 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营造教科研的氛围。明确我校跨学科集体备课的方向和基本的立足点,使团队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有效性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范围、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范围
本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将以我校范围为主,同时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典型学校及案例,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先进理论,在我校高一、二、三年级各班及各教研组展开,涉及我校全体师生。
(二)、课题理论基础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 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革,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而教师突出需要研究的是教育教学的策略。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2)《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课堂素质教育教学案例全书》长城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师大出版社
(5)《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7)《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8)《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10)《实用论新探》江苏大学 陈琳
(11)《心理学》有关高中阶段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理论
(12)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主要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视角
主要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效益、课后学法辅导、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活动。
2、课题研究的方法:
(1)、实验班级的确定
在我校高一、二、三年级各抽取四个班分别为实验班与对比班,然后对学生进行必要测试,确定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学业成绩,创新性人格和创新性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后,正式展开实验与研究工作。关注不同年级、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积极课堂教学实验,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2)制定实施方案,专题理论学习
①、在校长室、校教科研负责科室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课题组,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为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强过程监控,重视动态研究及时发现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②、逐步健全课题研究档案,力争所有的课题研究活动、研究计划、研究成果都有系统的记录。
③、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课题研讨会,至少保证两次课堂教学观摩会。
(3)具体研究方法
①主要采用实验法,辅之考试测量,归因分析法、调查法。
通过教学内容、途径的控制,改变教学方法、手段,观察学生知识、能力统一的程度。检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②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走访、观察等方式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知识迁移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定性分析。
③统计法:把观察、调查、实验和测量中获得的数据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检验,对实验的效果作出展示评价,然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四、课题实施阶段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及阶段任务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1)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5月)。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撰写研究方案;
(2)第二阶段:课题申报论证和立项阶段(2006年6月~2006年9月)。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收集整理资料,汇集成册。进行理论学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向教育局教研室申报,做好课题开题论证工作。
(3)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8年5月)。落实课题内容和方案,将其用于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些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4)第四阶段:研究的总结阶段(2008年6月~2008年12月)。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要将几千年“授业解惑”“因材施教”的传授式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化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发现:甚至由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观,转化成教师和学生是合作学习的伙伴等。教学行为追求实效。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一)、理论成果:
(1)教师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理论水得到提高,教研教改能力得到增强后所撰写的经验型论文和科研型论文,各级各类优质课、评优课获奖的成果。
(2)学生的观念得到转变,其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培养。
(二)、表现形式:
(1)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高,并通过高考体现
(2)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参加各类调研考试(含中考)所取得同类学校较明显的进步。
(3)各学科形成可落实的,具体有效教学行为指导方案,并结集成册;同时初步形成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考核的评价方案。
(4)发表、获奖的与课题有关的论文。
六、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课题实验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要求全体实验教师着眼于教育理念的深层次的变革,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善于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增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前瞻性。
(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做到“三到位”,确保课题研究方案和课时研究计划顺利实施。
(1)、组织到位:课题领导小组带头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认真落实课题方案。
(2)、人员到位:课题组所有成员务必积极投入参与课题研究实验,认真学习有关理论,主动、积极、有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教学活动。
(3)、指导到位: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阶段性研究工作会议,部署、规划、讨论实验课题研究工作、审核、指导课题组工作,评定阶段性研究成果。
2、做到“四加强”,确保课题研究质量
(1)、加强课题组织管理:课题组成员要做到对课题心中有数,把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机融合。
(2)、加强课题计划管理:课题组成员要严格按方案、计划实施,杜绝盲目工作和随意现象。
(3)、加强实施课题管理:课题组成员做好课题设计、论证、实施、鉴定等相关工作,并进行全过程管理。
(4)、加强课题资料管理:建立和健全课题研究档案管理,做好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数据和个案收集、积累和整理工作。如计划性资料、基础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力求材料真实、准确、完整、系统以及科学和适用,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
3、加强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师的操作技能
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掀起人人参与学习研究的高潮,为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握高中生心理特点理论,理解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原则和方法;通过学习,从理论的层面上,认识到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观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特征之一。把有效教学行为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李国松
副组长:李 华
组 员:陈 虹 徐 毅 姜开芳 王新儿 包龙海
课题实验研究组组织机构
组 长:包龙海
副 组 长:高志明
实验教师:李国松、陈 虹、李 华、徐 毅、包龙海
王新儿、邹文渊、杨 鑫、任海兵、秦玉萍、高志明
(据教师本人申请及课题研究需要及时补充或调整研究成员)
课题研究组研究成员任务分工
姓 名 |
单位 |
研究专长 |
具体负责任务 |
李国松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语文教学 |
课题组织领导与理论指导 |
李 华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英语教学 |
教法策略研究、指导 |
陈 虹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体育教学 |
师生关系研究 |
徐 毅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语文教学 |
调动学生学习潜能研究 |
包龙海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化学教学 |
全程策划。课题方案制定,实践论文、报告的布置、审核。论文撰写。 |
王新儿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历史教学 |
课堂教学有效性考核评价方案 |
邹文渊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物理教学 |
实验研究分析论文 |
杨 鑫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地理教学 |
实验阶段性报告 |
任海兵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生物教学 |
教学案一体化 |
秦玉萍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化学教学 |
材料收集整理汇总 |
高志明 |
金坛市金沙高级中学 |
政治教学 |
课题具体负责人。课题方案制定,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论文撰写。 |
最后恳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谢谢!
有效教学课题组
二00六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