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学期第五周国旗下讲话 副校长 史新平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16/3/21 9:15:48 | 5084次浏览
成长是我们共同的信仰
史新平
每天漫步在校园,我们总有新的发现。早春三月,石楠的芽苞、樱花的花蕾圆润挺拔,短短几日,芽苞已变成了众多鲜红嫩枝,花蕾已打开,白的、红的、粉的,光鲜艳丽。这是生长的力量,生命的张力。
只要是生命体,就有生长或成长。植物如此,更不要说我们。成长,不是孩童的专属词汇,同学们在成长,老师们也在成长;只要活着,就有成长。每当青春、阳光的同学从身边走过,我总是在想:我们同学除了身体的生长,更重要的行为习惯的、思维方式的、精神和心灵的成长在哪里?
世界上生命体的一般成长规律总是起始期、成长期、成就期到衰弱期。但一个人的人文、核心素养的成长并不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会越来越丰富和睿智。汉语拼音之父、111岁的周有光这几年出版了《百岁新稿》,《朝闻道集》,《拾贝集》。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104岁杨绛先生,9卷本《杨绛全集》正式推出后,在百岁高龄亲自手写完成的几万字《洗澡》续作《洗澡之后》。迄今为止,他们仍然笔耕不辍。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止,成长不停。
成长包含很多要素,今天,我与大家交流两点:
一、成长来自内在的力量。俗话说,山定泉,树定根,人定心。内在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价值观,它是驱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指南针和引擎。一个人有了不服输的精神,敢于挑战的内驱力,就会不断前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他也没有想到他的产业能够做到今天,如此庞大,但他内心总有一股信念,既然方向选择正确,不管失败多少次,一定要坚持。他内在的、不屈不饶的、持续的成长造就了他的商业帝国。我想,当一个学生不主动拿起一支笔,一本书,此时再多的外力,只能敷衍一时,终将会以失败人生告终。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内打破就是自我革新和成长。在校园里,我曾经看到一位女生,在与同学边走边聊时,握着拳头,说:我在金沙,就是要努力考大学,我要做给他们看,我要证明我自己。我很感动,感谢这位同学;我希望我们金沙有更多这样内心有力量的学生。
二、成长来自自我思考。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考。我们要慢慢学着思考,我是谁;思考过往,我做了什么?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我怎样还能做的更好?思考过去,思考未来,更思考当下。因为只有当下,我们可以主动改变。
我认为,思考出来的东西高于知识,是智慧,是人生弥足珍贵的财富。学着让思考成为习惯,如果不能,我们先学会发呆吧!因为发呆包含了思考所需要的元素。牛顿盯着落地的苹果,发呆之后,发现了万有引力。思考,的确能让我们能变得睿智和从容。军队入侵可以抵抗,思想入侵不可抵抗。思考、思想是我们个人的前沿阵地,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我认为,成长,就是从一个状态走向另一个更好的状态。成长有痛苦,但痛苦是暂时的,没有成长的痛苦是终生的。
同学们,现在你是班级的四十分之一,或五十分之一,而你是自己永远的百分百。成长是行动的结果,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一种成长。每一滴汗水终将得到回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