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之一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15/5/5 19:47:08 | 10653次浏览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系列谈之一
——谈廉洁修身、自省、自警、自励、责任
谈廉洁修身
廉洁修身,是一个由古至今都让人议论纷纷的话题,它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引导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廉洁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道德,正好是“修”的对象,是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据《辞海》释义,“廉洁”即清廉、清白。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廉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始终引领着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追求。廉洁就是社会个体保持自身清白正直的性状,以守真与守正来拒斥各种诱惑,防止为外在环境所驱使、玷污,并引起变质。可见,廉洁的本义意味着行为主体(个人)要坚守“公利”原则和要坚守“公正”原则。不受不污,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拒绝诱惑,让我们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正所谓:欲廉洁,先修身。修身是廉洁的基础,是主体廉洁的诉求。所谓“修身”就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的欲望,努力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修身是根本性的防贪手段、是成本较低的防贪途径、是形成全社会廉洁氛围的措施。同时,修身是一个人形成廉洁品性的有效方式、是个人主体自律的根本途径。修身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所谓“内贤外王”。“内贤”是指个人的道德目标,通过修身将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从而成为道德的楷模。“外王”是指个人的社会政治目标,修身成为君子者应该参与到经邦济世的活动中,让自己的道德风范惠及全社会。 面对着当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诱惑,我们党员干部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廉洁修养。我国宋代司马迁写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可见廉洁修身对于我们党员来说是多么重要和必要。
谈自省
自省,顾名思义,就是对言行的自我反省、反思和自行省察、检查,为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共产党员是社会中的先进分子,在道德修养方面应该为公众树立标杆,所以重视自省尤为重要。然而,从现实来看,自省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之所以最后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自省。
由于忽视自省,常常自以为是。一些党员干部听不进不同意见和建议,唯我独尊,与不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有一定关系。忽视自省,犹如晨起不照镜子,发现不了脸上的灰尘,还感觉良好,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俊俏标致,光鲜无比。
由于忽视自省,容易独断专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是科学决策以及正确行使公权的有效机制。这些机制的正常运转需要党员干部重视自省,常思自己不足,多看他人长处,相互补台,协商共事。否则,难免独断专行。
由于忽视自省,助推恣意妄为。因为“钱多、房多、女人多”,已被判处死刑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被称为“许三多”。显然,“许三多”已到了恣意妄为的地步,这种行为的一个内因就是不省察自身,结果催生“忘记”,助推妄为。
自省,是做人、做事的基础之一,更是党员、干部提高修养的重要“功课”。那么,自省的路径在哪里?
相对党纪国法的“刚性”,自省具有“弹性”,没有外在的强制约束,基本上依靠自己的觉悟和“内功”。
自省,要顾及社会道德。先哲倡导“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其切入点主要是社会伦理和学习知识。在与社会公众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党员干部理应是社会道德的先锋、模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就是自省的重要“标尺”之一。
自省,要参照组织纪律。毫无疑问,党章以及一系列党的纪律规定,应该成为党员干部自省的重要遵循和规范,也是不能逾越的“红线”。凡是团体和组织,多有规矩和纪律,入得门来,就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仅仅明白“党纪”还远远不够,而是要时时处处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把组织纪律作为自省的重要内容,更好地履责。
自省,应比对法律法规。一些党员干部将“因地制宜”、“变通”挂在嘴巴上。但是,变通不能出了法律、法规的“圈子”。普通民众都晓得法律是“天宪”、“天条”,党员干部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法律法规为自省的重要内容。
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重视自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重视自省,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不妥当言行,见微知著,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可以帮助自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从而引领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方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谈自警
自警,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警示自己,做到自我戒备、自我告诫、自我警觉、自敲警钟。
古往今来,凡是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贤良之士,无不深谙自警之道,处事谨慎小心,为政慎思慎独。正如古人所言:“常鸣警钟,行举自醒”。加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修养,尤其要注重提高自警意识和自警能力。
自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启蒙读物《三字经》中,就有“尔男子,当自警”的训示。据《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意味深长地对侍臣说:“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否,所以不敢多言。”作为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帝王,唐太宗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尚且如此警醒,也就不难理解他治理下的大唐王朝何以能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不仅善于自警,而且注重对群臣进行警示教育。贞观二年,他曾跟侍臣算了一笔廉政“经济账”,说道:“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如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也许有人会说,一千多年前封建帝王的廉政“经济账”,对今天的人们而言“距离似乎有点儿远”。那么,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被“双规”后算的“七笔账”,则堪称当今催人警惕的“清醒剂”。靖大荣在徐州市开发区和建设局任职期间收受贿赂、违法违纪,案发后追悔莫及。她在狱中写道: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永难忘;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悔难当;三算“名誉账”,身败名裂苦酒尝;四算“家庭账”,夫离女散梦断肠;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两茫茫;六算“自由账”,身陷牢笼盼阳光;七算“健康账”,身心憔悴恨夜长。可以说,靖大荣的“七笔账”是一篇发人深省的警示教育“活教材”。人们也从腐败者人生的凋零与落寞中,看到加强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客观地讲,来自外界的监督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但这种监督只有与自我警示相结合,内化为个体的行为准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警自省,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时刻牢记,权力来自党和人民,只能奉公行使,为民而用。要时时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
自警是抵御外来诱惑的“防火墙”,是荡涤心灵尘埃的“清新剂”。忘记自警,好人有可能变坏。共产党人的自警,就是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以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不断增强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
自警是走向真善美的阶梯。自警的前提,来自内在的自觉。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保持本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到警钟长鸣。
谈自励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既有迷人的风景,也有险峻的环境;既有一帆风顺时的兴奋昂扬,也有陷入低谷时的迷惘失望。但成功的人生必定是既能享受风景,也能战胜险阻,而且战胜险阻往往是享受风景的前提。没有波澜的起伏,就没有大海的壮阔;没有高崖的阻挡,就没有瀑布的雄美。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应该迎难而上甚至自讨苦吃。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就越是共产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地方。而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牢固树立自励精神。
自励是什么?自励就是挖掘自己内心世界的力量,凝聚前进的动力。自励是自我激励,是一个人具有强大内心世界的表现。
喜爱看体育比赛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即年轻的运动员们往往是“人来疯”,场上观众的掌声、喝彩声、欢呼声越热烈,他们的水平就发挥得越充分、成绩就越出色;反之,就容易发挥失常。从心理上分析,缺乏经验的年轻运动员容易因为受到外界的激励而兴奋起来,进而超水平地发挥。但问题在于,外来的激励是不可求的,它也许有,也许没有,难道因为缺乏外在的激励就要输掉比赛吗?一个成熟的运动员绝对不会让外在的因素影响自己的表现。而且,越是处于困境,他们就越冷静,不断地激励自己咬牙挺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广大党员而言,工作中真正需要拼搏的艰巨任务恐怕并不多,日常工作大多是枯燥乏味甚至不为人知的。你做了,别人也许注意不到;你不做,却很快就能体现出来。工作中无人喝彩往往容易使人懈怠下来。其实,这是人的本性使然。这个时候,有没有自励精神,差别就表现了出来。
善于自我激励的人都是善于发现自己工作和人生价值的人,因为认清了自己价值之所在,他们才愿意为之付出,哪怕无人喝彩。“铁榔头”郎平在日常训练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每个扣杀动作每天都要练上上万次,枯燥不枯燥?乏味不乏味?但郎平说自己乐在其中!在她看来,今天流的汗水意味着赛场上的绝杀一击,那种乐趣是任何其他事情都难以比拟的。
共产党员杨善洲从领导岗位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你说他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为了什么?为自己吗?显然不是。在杨善洲看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每种下一棵树苗,就意味着百姓的财富增加了一笔。这就是他发现的人生价值。
因此,自励是崇高追求的化身,是顽强意志的体现,是奋斗不息的动力。作为共产党员,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不论辉煌还是平凡,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朝乾夕惕、兢兢业业,真正做到“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谈责任
责任是什么?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成为社会的一员,肩上便有了责任。为人子女有孝敬父母之责;为人父母有教养子女之责;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爱国、守法、诚信等是应尽之责。身为共产党员,从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肩上便有了神圣的责任。
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那些关于责任的壮美篇章,是世代薪火相传的行动标杆,是滋养后人心灵的宝贵财富。
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的责任意识提升到了新的境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责任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加强党员的责任感,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党章中关于党员义务的规定,则是对党员责任的具体要求。红军初创时期,一个青年战士问领导:“参加共产党有什么好处?”领导回答:“让我看,参加共产党有九十九条都是‘坏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可能被杀头,还会坐牢;危险的工作要抢着去干;如果军装不够,要让给别人穿;饭少人多,要让群众先吃,自己饿肚子……要说好处,我看只有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才会拥护你。”
这些“坏处”,实际就是党员的责任。革命年代,党员责任可以形象地概括为“冲锋在前”;和平时期,党员责任更多地体现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我是党员,这是我的责任!”新的历史时期,在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在许多生死一线的紧要关头,这掷地有声的誓言常在人们耳边回响。但不可否认,现实中也出现了一些与党员责任渐行渐远的消极乃至丑恶现象。
有人淡忘责任。有的党员在工作中忘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作风漂浮、纪律松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人逃避责任。有的党员在工作中不敢负责、不善负责、不讲原则、不分是非、患得患失、敷衍塞责;有的遇到难题绕道走,前怕狼后怕虎,缩手缩脚,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麻木不仁、置若罔闻。
有人背叛责任。有的党员动摇了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所侵蚀,在工作中争权夺利、揽功诿过,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化,以致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
责任缺失,贻害无穷。责任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制度建设,将党员责任规范化,建立健全各种党员责任制,把党员的责任明晰到具体工作岗位和生活中去,让所有党员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作为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放眼未来,以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无愧共产党员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