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党群工作>>理论学习>>理论学习>>阅览文章
暑期读书笔记选登——读《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有感
读《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有感

作者: 王丽娟 | 发布时间: 2014/9/9 16:05:19 | 5407次浏览

在寒假中,我阅读了《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感触颇深。

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没有惩罚,当然,惩罚的过程也不能没有爱。惩罚的过程有师爱的润滑,惩罚不但不会有严峻的结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感受到教师那种“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的良苦用心。

教师是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这表示,学生淘气不懂事,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质,在忘乎所以的时候,说话不注意场合,不注重轻重,在气氛不对的时候,不会察言观色,在老师脸色不对的时候,还表示自己特立独行甚至表现出自己不畏教师的权威,顶撞忤逆来显摆自己的出众。许多不太自信的老师,和容易轻易界定学生是和自己过不去,于是生气、惩罚,并希望树立自己的威信。许多时候,在师生双方情绪对峙甚至失控的时候,语言会变味,变味的语言势必会带有不顾后果的冲动和言过其实。比如“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学生没有出去,教师不能无缘无故缺课。年轻的教师,把话说了,却无法实行,这种尴尬的境地,还要自己放下身段来处理,实在不是高明之举。

即便不这样,语言变味,伤人自尊,也无疑给自己的教育活动添加各种陷阱和障碍,特别是你的讽刺挖苦,不但没有让学生进行适当自我反省,反而让其他同学记恨了,甚至全班同学心有不平,你在班级里的威信就会消失殆尽,逐步走向孤立,这是教师最为可怕的处境。当学生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你的善意和友好的时候,你的教育效果不仅没有,甚至还有副效应,可怕的是还会影响你的学科教育质量。所以,教师的负面情绪不宜感性的不时爆发,发火多了,自己伤身体,学生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我主张偶尔的理性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我也发火,偶尔也大发雷霆,表示这是底线,不能触碰,发完火学生很内疚和自责,而我走出教室便悄悄地笑了,因为我是做给学生看的,而不是真的上火,这是理性的教育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师生间有矛盾,责任在教师,这是我的观点,或者说产生矛盾之后,教师应当主动承担化解的责任,不能任由发展升华,最好是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处理不当,矛盾升级,出现不良的后果,教师理应承担主要责任。因为,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接受教育的。

每个教师都知道自己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但出现状况后,情绪逐步控制自己,以至于忘记了最初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成长,只纠结与惩罚如何解气,如何压住学生,如何杀鸡给猴看,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我们往往把方法与途径当做目标。很多教师,以为惩罚了,就完成了任务,就以为学生自然会改正,认为自己做了就等于实现了目标,其实实现目标的手段与途径不是一个概念,是两条道上跑的车,甚至会南辕北辙,正好和自己的初衷相悖,我们追逐的土拔鼠,千万别被兔子的出现干扰,我们的出发点是教育学生,千万别简单地用惩罚取而代之,许多教师的付出,有目共睹,起早贪黑……可学生并不感动,还生发出许多牢骚,甚至是怨恨,一言以蔽之,是忘记了那只土拔鼠。

我以为惩罚也要讲究方式和艺术,惩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要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引导,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位学生。群体之间在积极向上的时候,惩罚才显示出应有的价值,才能够取得效果,惩罚一个学生,其他学生不敢言,心里在同情这位同学,你的惩罚就失去了学生的理解。即使再成功,也是彻底失败的惩罚。偶尔一次可以原谅,如果多次惩罚,都没有学生的支持,那么班主任工作就失去了全员的理解和认同。最后只能是班主任全线告败,我认为惩罚的关键不在于怎么让学生害怕,而是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你的尊严和形象。

惩罚,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下印象,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惩罚的形式,是不可一律的,宜出人意料有在情理之中,当学生认为大祸临头而无助的时候,适当地放一马以显示自己的宽容。学生会记住老师的“恩情”的。他会认为你是真心地在帮他,当学生不以小过为耻的时候,宜适当引申,以突出这样做的后果,并且认真处理,以显示自己的严格,还要让学生明白,这样做是真心关心他,不让学生就会以为老师偏心。学生抄作业,屡禁不止,我反弹琵琶,肯定了他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想得个好的成绩,这点很可贵;二是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三是抄写认真,字迹工整。但是你为什么认为这篇文章好呢,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这就是一篇读后感,不要太长,八百字就可以了,结果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惩罚无定法,惩罚讲究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惩罚讲究全员效果,讲究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我觉得不一定要在严厉上层层加码,古人云:“攻人只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高,当原其可从。”将心比心,确有几分道理,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慢责彼不少才,我当少时亦有此,难道不是吗?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向文中的教师学习,惩罚要合理,要牢记最初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健康成长,并且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