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网站!
设为首首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阅览文章
绿色学校的教育哲学背景与理论基础

作者: 佚名 | 发布时间: 2013/4/2 10:50:52 | 5957次浏览

绿色学校的教育哲学背景与理论基础  

[摘 要] 六十年代后,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环境教育从无到有,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关注,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新的取向,即环境教育要面向可持续发展,并开始通过创建绿色学校为途径,全面培养受教育者的环境与发展的价值观,从而使未来公民以较高环境素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出贡献。本文试图就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及作为实现环境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的绿色学校的性质及其教育目标作一剖析。   

[关键词] 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理论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腾飞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保护,以保障人类的健康生存,由此环境教育也从无到有,并得到迅速发展。70年代,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根本目的的环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以空前地开展。到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的探索,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一致认为,面向21世纪的环境教育不仅要以直接的环境改善作为基本目标,更要考虑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由此,环境教育理念出现了一个新的取向,即面向可持续发展,作为有效地实现环境教育目的与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的绿色学校应运而生。  

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根本特征  

(一)整体论: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哲学基础  

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环境教育理论界倡导以整体论为哲学基础来发展环境教育。整体论认为,事物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但又大于各个因素之和,因此,我们看问题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看待其中的具体因素。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各个领域的相关方面聚集而成的综合整体,环境和发展问题也不是由自然的和生物的因素孤立地形成的,环境和环境问题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广泛涉及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显然诸如上述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独立地系统探讨环境及其问题。因此,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指出,对任何环境问题的研究必须包括对所有相互重叠相互作用的因素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环境状况的相互依赖性和多重性特征。同样,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而不是使学生将构成环境问题的种种因素隔裂开来思考,换言之,它要求学生理解生态和社会经济体系不仅仅是构成它们的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因而必须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审美、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关注整个环境的相互作用。  

基于上述观点,《21世纪议程》强调了反映在课程研究中的整体观对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要将"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所有学习领域中去,必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因为每一个学科领域"探讨了人类理解与经验的不同方面,每一学科可被借用于帮助年轻人发展他们对人类行为及其对人与环境影响的稳固的观点。"[1]当然,环境教育并不要取代任何学科,但它的确依赖于所有领域来整体地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包括社会学、语言学、文学、数学、伦理学、物理学、科学、技术等等。每一领域都对整体地理解环境有独特的作用。   

目前,我国教育界也已认识到,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有较高的综合环境素质的公民,因而它不仅仅要用环境科学知识去武装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的地球村公民的问题。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同志在200011月全国绿色学校表彰大会上所指出的,"环境教育要作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生态学及相关学科,如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虽然涉及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但它们本身不构成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只有纳入社会科学课程,关注于环境问题中人的因素,立足于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因而环境教育不能单纯地依赖于个别学科的教学,而是要求通过整个学校教育过程来进行,即创建绿色学校来进行。  

(二)适切性: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中心原则  

所谓适切性(Relevance),是指事物与事物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联作用。英国著名环境教育专家盖福德(Gayford,C.)教授指出:"环境教育有许多重要特征,这些特征说明了它在课程中的位置。现在许多人,包括在校学生均很关注环境。所以环境教育可以说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对环境的关注给课程增加了适切性特征。 "[2]  

当今的环境教育是寻求使学生感兴趣并关注于世界问题的一种教育形式,社会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探索使得教育囊括当今重大问题及评价其对未来的潜在冲击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促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教师有必要使之适合于学生,通过增加学生对自己以及周围世界的理解,鼓励学生通过探讨诸如消费观以及工商实践如何影响他们生活等问题来探索个人生活和广泛的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项工作中,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应当为学生适应现实作为充分的准备。   

(三)批判性: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必由之路  

社会批判性技能是理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根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人们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政治批判力,因此,环境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理解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复杂性的批判性技能,以及个人或集体地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能力。  

21世纪议程》认为,在未来10年中,即迈向21世纪的今天,环境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有效地培养具有社会批判眼光的学生,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与改善的行为者,换言之,只有批判性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人们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   

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批判性思考。应当使学生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如谁作出影响环境质量的决策?他们为什么要作这些决策?是依据什么来制定的?有没有考虑长远后果?等等。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通过教育过程着手履行批判性评价。其中包括考虑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及其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说明。通过面向可持续的环境教育,使学生有能力向传统的价值观提出挑战,接受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有利于环境的价值观,从而使他们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并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内涵。   

目前,一些重大的国家和国际报告已将批判性教育定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如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在发展环境教育课程过程中修正和发展了原有的《政治教育规划》中的目标,即有效的环境教育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环境的批判性反省知识;民主的技能与价值观;批判性思维技能;环境决策过程的经验,这些关键的组成部分又被进一步发展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3]总之,具有社会批判性特征的环境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已牢固地建立起来,它能使人们对现实或可持续发展作出最有效的贡献。  

基于上述特点,我们认为,环境教育是一个涉及整个知识领域的教育过程,在个人和社会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培养关注环境质量的责任感受和把握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新型价值观,从而在根本上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4]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及其内涵  

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教育,不应停留于环境概念的传授及环境问题的纯自然科学方面的解释,还应当使他们理解这一问题形成的人文因素,理解人们保护环境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行动,学生能通过各种措施减少他们的日常能源消费,研究学校或当地能源利用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计算他们的能源利用产生多少森林退化并减少到一个可持续的水平,等等,这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知识,还需要使他们掌握语言交际、数学计算等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形成他们较强的环境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因此,环境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环境及其问题的学习,它与自然科学学科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教师描述问题及其后果,一般到此为止。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乃至解决方法往往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领域,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常常被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师忽略,因而环境教育则要超越于此,用一种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去形成学生的环境意识、价值观和情感诸方面,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别问题的自然和社会根源,最终建立解决方法,做出行动。   

此外,实施环境教育,教师必须进行学科间的协作,以便能顾及到总是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项关于水质的学习中,纯自然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化学或生物学的角度了解水质状况,如指标测试等,进而提出解决水质问题的科学方法,如用化学药物净化水;环境教育中则要求教师进行合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问题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因素,进而提出解决水质问题的报告。这种跨学科教学,必然要求学校在学科间进行协调,因而创建绿色学校不失为解决这一跨学科难题的一个有效策略。   

绿色学校的内涵是随着环境教育目标的变化和要求而变化的。[5]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采纳了一个环境教育模式,即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从而使环境教育超越了知识本位,即不再停留在把关于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作为唯一的目标,换言之,环境教育逐步从单一环境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的目标,更多地关注政治经济、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继而发展到融学校政策、管理、教学、生活为一体的全校性、综合化的"绿色学校"模式,[6]环境教育成为教师、学校行政管理者、课程发展者等的一项全面而长期的工作,由此,绿色学校开始形成并确立了它的地位。同样,当环境教育的目的和目标进一步发展时,绿色学校的创建宗旨也得以发展。里约热内卢会议,更要求从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待环境教育,由此,绿色学校趋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而得以发展。  

由此,我们基于上述认识,尝试对绿色学校作一界定:  

绿色学校是实现环境教育基本目的与目标的教育场所,它立足于环境教育跨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校园环境和校园扭转等,同时利用当地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全方位地综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帮助他们深入认识和理解环境总是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环境理念与价值观,最终促使环境素质和行为成为学校里所有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三、绿色学校的环境教育基本目标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环境教育是涉及整个学校教育过程的一个整体教育过程,它不仅仅是"关于环境的教育",还要通过"在环境中的教育"来实现"为了环境的教育",其基本的教育目标可包含以下几方面:   

意识: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整体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  

知识: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对环境及其问题的各种经验和基本理解。  

态度: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一系列与环境相关的价值观和感觉,以及积极参与环境改善与保护的行为动机。技能:帮助社会群体和个人获得识别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  

参与:为社会群体和个人提供机会,使他们积极参与各个层次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去。[7]  

上述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互重叠,密不可分的,通过传授一定的知识,使受教育者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具有积极的环境态度,并以一定的环境技能参与到改善与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活动中去,这样便具有综合的环境素质。以环境教育为已任的绿色学校,其教育目标无疑定位于受教育者的全面环境素质。  

(一) 意识培养  

环境教育应当促进对自然和建筑环境的意识,理解环境概念、条件和问题,对环境问题的实质具有感觉意识、价值观、态度和感悟。  

学生有必要发展对他们周围世界的意识,作为进一步的学习基础。随着他们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增加了对周围环境的理解,以及对环境功能的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学生的行为如何影响环境和受环境的影响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应当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收集环境事实。教学材料应当在概念框架下发展,这一框架允许学生将信息置于背景中并通过他们的生活建构新知识。  

意识的对象应当包括自然世界和建筑环境,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环境素质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世界中两者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此外,学生必须理解环境因素是在不同范围中起作用的,从当地到全球,短期的和长远的,过去的和未来的。  

环境素质还要求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森林的内容时,在广度上,教学可包括罗列森林的内容、树木种类、地面植被、植物和土壤类型和动物的生活。不过这一层次对森林的学习意味着观察孤立的事实和因素,而不考虑它们的相关性。要全面理解森林的生态系,学生必须进一步观察。在深度上,考虑森林环境(光合作用,分解,再生)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进程,以及森林与周围居留地和社区的关系。广度提供了基础,是学习的开端。深度使学习进程更进一步,将这些基础与森林生态系背景联系起来。  

环境意识从获得我们周围事物开始:天空、空气、土壤、树木、草地、声音,等等。不过,这不仅仅是认知的和信息性的。我们所得到的所有有关自然和建筑环境的信息都通过我们个人的信念、态度、感悟得以过滤。例如,一名学生已有的看法是自然空间是脏的不开化的,在自然区域的实地学习经历中,其感悟与认为野生空间是原始而美丽的学生是不相同的。  

意识是构成对复杂的自然力量和现象的理解力的综合素质的开端。例如,单就周围树木的意识是重要的,但如果学生要能够就森林方面作出相关决策的话,他们必须理解树与其他植物如何不同,树在森林生态系中如何适应生存,在不同的文化和经济体系中它有怎样的价值,这些影响树的力量还如何影响生态系中的其它部分以及学生本人的。  

一旦学生开始看、听、触和闻周围的事物时,他们可以进一步进行其它观察。他们会开始提问题,理解问题,理解他们所提供和接受的答案的重要性。  

(二) 知识的传授  

环境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掌握基本的环境知识,理解基本的环境概念;二、形成对整体环境的认知;三、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   

为了培养人们对环境的理解力,首先,应当传授一些基本的环境知识,特别是在生态系和不同环境因素相互依赖方面左右环境进程的整体特征和规律。正如上文论及,环境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现在所说的环境概念,是指总体意义上的环境,即影响有机体的所有因素的总和。1977年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认为,环境是由"人类和其他有机体生活其中,并从中索取给养的整个自然和社会系统"构成。[8]这一概念包括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的人工资源及其产品,自然环境由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个相互连结的系统构成,它们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但自然系统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社会环境显示了人类社会组织自己的方法以及他们为满足食物、居住、健康、教育、工作等方面的第一需求而发挥的作用。简而言之,环境具有整体的特征,它由自然、生物、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赖的领域构成。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学习基本的环境知识,从而形成整体的环境概念,同时,还须使他们理解,环境的整体特征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发展的,理解环境的整体性是能动的,在不断经历变化的同时,又向稳定的整体状态发展。  

其次,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环境教育必须帮助受教育者理解不同的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形成对整体环境的认识。环境教育的内容取决于环境知识及其概念,因而使环境教育的内容必然涉及各个领域,诸如生态关系及平衡,能源的分布与消耗,资源保护与节俭使用,污染的起因、过程及其危害性,经济活动与经济增长,人类消费模式差异的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土地使用与控制,人类居住的分布,城市发展,人口增长,涉及环境决策的政治结构,等等。因此,要使人们形成整体环境的认知,必须使环境教育的内容出现于一系列学科及跨学科教学之中。例如,有关水的问题,地理学帮助了解陆地结构、流域和水流特征,并有助于学习者认识水是如何在历史上影响人类定居状况的;自然科学能够解释水的纯净问题,使学生了解人类的活动,诸如工农业中化学品的使用是如何影响水的纯净度的;技术和设计能有助于学习者理解人工环境,如泄水道、堰、桥梁和下水道工程,进而认真考虑各项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否与环境相协调,等等。  

再次,环境教育还必须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角色和作用。人类是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类与其周围的环境之间是一种能动而又稳定的双向关系,这一关系是千百年来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很容易因强有力的自然灾害或人类不断对环境的不合理的干预而遭致破坏。人类依存于环境的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因素,而不是反过来,因此,人类与环境的能动而稳定的关系一旦受到冲击,双方将迅速出现不平衡,并趋于恶化,从而导致不利于人类的各种后果。因此,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它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掌握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知识。这一知识领域的出现,以及向各种社会和校外目标群体传授的需求,是发展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环境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随着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环境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总而言之,面对复杂的环境及其问题,关键是一要理解自然,二要理解问题的内在关系。  

(三) 态度的形成  

态度目标属情感教育范畴,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目标,它要发展学生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要树立学生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形成新型的环境与发展观。同样,受特定学科培训的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师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它需要通过整个教育过程来实现。该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态度和品质:   

第一,形成环境价值判断,即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人类无节制地利用自然和过度地追求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极为严重地威胁到人类正常生活与自下而上。人类要继续正常地生存,就必须维护它所赖以自下而上的环境,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为子孙后代保留和发展一个更良好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第二、发展环境道德准则。这方面的工作,目的是要使人们能够识别和抵制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有损于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对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原本较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并又产生新的问题。因此,环境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使人们以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重新评价自己的自觉地处理与协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达到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教育还要帮助人们识别和控制那些不顾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如一些发达国家,以援助为名把环境污染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无论是必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当通过环境教育,使人们形成一种新的环境道德感,深刻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自觉地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第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形成欣赏、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环境教育还必须把人类道德规范扩展到生态环境中去,从而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存的新关系。因此,学校环境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改变旧有的观念。一方面,再也不能把环境仅仅看成是简单的对象,也不能仅仅看成是保护的对象,要树立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认识到人类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基本权利责任。  

(四) 技能的构建  

环境教育当重视建构学生终生技能,以使学习者能够预防和处理环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也不可能简单地将某些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培养学生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才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有效地识别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构成的技能目标的核心。  

批判性思维是透过现象深入分析问题的过程。批判性思维技能允许学生剖解信息和认识诸如现实性、公正性、永恒性、全面性和适切性等特征。学生可借助于这些技能将新的信息与他们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用合理和合乎逻辑的态度评价问题及他们的解决方法。  

用新的和有用的方法来运用知识所需的技能构成创造性思维。学生必须能够认识似乎没有相关性的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许多角度在许多方面寻找解决方法。不过,仅仅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也还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将新的信息和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技能,如口头和书面交际技能、群体协作技能、领导和解决冲突技能等。  

我们以关于水质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提纲来说明环境技能的培养。[9]在这一单元中,中学生将探索他们社区目前的和历史上的水资源情况,并评价面向未来的计划。通过他们自己的研究、访问和实地经历,他们将获得对过去和现在社区水资源问题的理解,判断出目前的状况,决定社区行动是否有必要,以及他们能够如何开始这类活动。该提纲说明了一系列可能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参与发展和实践这些技能。   

 I.  研究当地的水资源  

A. 学生研究市内和国内的历史记录;  

B. 学生访问当地水供给部门的行政长官;  

C. 学生访问受惠于当地水供给机构的个人和企业代表组成的跨行业组织成员;  

D. 学生参观当地水处理设备。  

II. 学习有关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方法  

A. 学生研究当地水资源发展的历;  

B. 学生考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冲击;  

C. 学生调查过去在当地和其它地区对水资源问题所作出的反应。.  

III. 识别潜在的水资源问题  

A. 学生学习有关水质的化学和非化学的测试;  

B. 学生分析目前的水消费情况并根据人口趋势和土地使预测来预测未来消费情况  

C. 学生收集了有关水可获得或质量的发展趋势的资料,以及可影响当地水资源的土地使用情况的资源,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IV. 评价水资源问题  

A. 学生对现行的水质及水供给政策进行评价;  

B. 学生发展一些可替代现行政策的方法;  

C. 学生对比和比较可选择的水资源政策。  

V. 水资源行动策略  

A. 学生探索与当地政府机构和公司相互作用的方法;  

B. 学生判断是否有任何可供选择的水资源政策或方法,讨论并提交最佳方法;  

C. 学生向特定的观众阐述提出的方法;  

D. 学生提出社区行动计划。  

(五) 参与的促进  

绿色学校的环境教育目标最终落实在学生的行为模式的形成中,即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受情感和价值观与态度的支配下作出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作为消费者、公民、选民和家庭成员,都是一定范围内的决策者,一生都在对自己乃至他人的行为作出选择。因此,环境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效的决策者。教育者的责任一部分是教学生识别和澄清他们自己的观点。教育者必须帮助学生学习决策过程--识别和评价选项,选择一个一致的行为过程,作出行动,反思他们的选择,为实现他们的目标作出必要的调整。决策的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是自我成功感,或发展学生对自己影响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的自信心。环境教育者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不形成任何独特的观点或行动过程,而是允许学生考虑并为他们自己对环境问题作出行动。  

对于学生而言,回顾根据行动计划所作的工作,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学生必须判断他们的行动是否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分析存在的错误及教训,以及原本如何做可更完善这一经验或结果。学生必须学习诚实地反思他们已做过的事,而不是怕羞或怕被人批评。这类评价是学生发展自我成功的关键步骤。  

通过环境教育的行为变化模式[10]  

总之,参与目标定位于促进受教育者的行为模式的形成,因此,它是环境教育的最高目标,其中融合了其他诸方面的目标,即要创造有责任的环境行为,环境教育有必要考察学生在知识和观念的支配下所作出的行为,澄清行为模式,如上图所示。  

现代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是在七、八十年代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关注而得以进一步发展。各国已普遍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变革,包括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与教法等诸方面,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是培养未来公民环境素质的重要保障。理解环境教育及绿色学校的性质和目标,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发展我国环境教育事业。